189723162021-03-23 13:24:34.0谭建光:志愿者研究——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志愿,志愿者,服务,研究,实践268376联播
/enpproperty-->
谭建光:志愿者研究——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来源:社志会
志愿者研究: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广东省社工与志愿者合作促进会长
广东省团校志愿服务研究中心教授
谭 建 光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这也是对全国广大理论工作者包括志愿服务研究者的勉励和鞭策。这些年来,我们深入全国很多县区、镇村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美丽乡村志愿服务的调查研究,也陆续参与一些志愿服务的研讨交流活动,经常被询问“如何让志愿服务研究做得更切合实际,更贴合志愿者和志愿者的需要?”;也经常被询问“怎样做到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推出富有价值的新观点新思路?”回顾我从1987年接触广州“手拉手”志愿服务热线,1990年接触深圳“义工联”志愿者,1995年正式从青年研究拓展到志愿服务研究,开展“深圳经济特区志愿服务发展专题调查”,迄今接近30年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体会就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尝试深入社区、乡村、学校、企业等,为志愿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和培训辅导,与志愿者“打成一片”、“交朋友”、“交心”,从而获得广泛和多样的素材,形成一个个有特色的志愿服务研究成果。如今,我力图做一个回顾和梳理,提供广大志愿研究者分享交流。
1志愿者研究要做到“三个发声”
我想,做一名中国的志愿研究者要有“执念”和“情怀”。因为,志愿服务研究不同于其他一般的学科研究,从学术层面上,志愿服务研究没有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那样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技术,难以较快产生很有深度的学术成果;反之,志愿服务研究是追随志愿者和志愿组织的服务过程,整理和分析“爱心奉献、助人自助”的点滴变化、细微发展,从而积累对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具有价值的思想观点。这样,志愿研究者一方面要有“执着的信念”,坚信爱心助人对社会和谐与美好生活一定有价值;另一方面要有“深厚的情怀”,心系志愿者以及志愿服务的对象,为他们的一点点发展、细微的快乐幸福变化而欣喜、而自豪。所以,志愿研究者首先考虑的不是“学术前途”和“学术地位”,而是如何为人民发声、为志愿者发声、为党和国家发声,成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布谷鸟、萤火虫、传声筒”。
第一、为人民发声。
志愿服务就是不为物质报酬,奉献爱心智慧,为社会进步和他人幸福提供的帮助。我从开始走进志愿服务领域,开展调查研究的时候,就发现很多不同的特点。志愿者经常面对不同的的群众,倾听不同的呼声,了解不同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关爱和帮助。作为志愿研究者就要及时了解乡村社区、学校企业的群众呼声,发掘和整理,传递和传播。例如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我陪同广东省大学生心理志愿服务队到四川,安排志愿者在各医院服务之后,我就到各个受灾地区调查研究。如曾经在彭州义务当“搬运工”,帮助将救灾物资装到卡车上,然后跟随卡车进入受灾严重的青川县,半路上看到农村孩子们的质朴。这些灾区的孩子只要看到卡车经过,就张开一张大字纸条,上面写着“感谢解放军叔叔!”还有,在北川县的一辆中巴上,有位女中学生哭了,大家都拥过去安慰她。旁边的人说,“这孩子在北川中学地震时压在下面,救出来时脚受伤了,现在还在惊吓之中。”我既看到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尤其是给山区农民带来的灾难;也看到灾难面前人们自救互救、相互帮助的精神。因此,在都江堰、彭州、青川、北川等往返的路上,我匆匆写下见闻和感受,汇集出版《爱在中国——汶川大地震灾后服务亲历故事》等。又如在2020年春季,新冠疫情突然爆发,我也被困在家里,无法出门开展调查研究。这时候,我通过网络、微信、电话等关注和了解各地情况,尤其是了解武汉乃至湖北的情况。一些武汉的青年通过网络联系我,倾诉他们的心声。其中有三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让我身边的人好起来,让我的城市好起来,让我们的国家好起来!”这些身陷“封城”困境、身陷“新冠”威胁的青年,毅然而然地去做“摆渡人”、“送菜人”、“消毒人”等等。那时候没有鲜花、没有鼓掌、没有奖励,普普通通的青年就挺身而出。他们成为面临困难境遇人群的“守护神”、“定心丸”。我就将这些人的心声、这些人的选择、这些人的做法撰写多篇网络文章,提供全国了解和知晓,提供大众关注和支持。这些“为人民发声”的调查研究、文章发布,非常琐碎和平凡,没有特别之处,没有轰动喧哗,但是一点一滴感染和激励社会,具有很好的作用。
第二、为志愿者发声。
志愿服务的调查研究,接触最多的就是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因此,我经常被志愿者感动,经常被志愿者激励,就总是希望将他们要说的话说出来,将他们要表达的心声写出来,让社会大众了解和感触。记得最早1995年在深圳经济特区开展志愿服务调查的时候,一位助残志愿者接受访谈调查的时候讲诉
“我每次一听到BB机响,看到残障朋友呼唤我的时候,就特别激动,愿意给他们提供帮助,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帮助。”那个时候还没有手机,只有BB传呼机,需要找固定电话回复,并联系和安排服务资源,力求更及时有效帮助残疾人。我将这些对志愿者的访问和调查资料整理出来,撰写《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志愿服务——来自深圳经济特区的研究报告》,对很多志愿者和志愿组织具有参考和帮助价值。还有,前两年,我在贵州省讲课和调研的时候,龙里县醒狮镇谷新村的党总支书记一定要开自己的车(虽然只是非常普通的旧车)送我回贵阳,利用开车的机会与我交流村里的志愿服务事例、农民的志愿服务故事,并且讨论村里志愿服务队伍的名称等等。作为曾经的贫困村,在辛勤劳动脱贫发展之后,谷新村成立“感党恩志愿服务队、淳民风志愿服务队、和事佬志愿服务队、家乡美志愿服务队”等四支队伍,围绕村民生活需求、乡村文明习俗、美丽乡村建设等开展服务活动,既做出了贡献,也凝聚了人心。我就将这些做法写出一篇篇的案例文章,提供各地区了解和参考,受到大家的欢迎。我想,志愿者奉献了爱心,做出了服务,帮助了社会,就需要研究者贴近他们、倾听心声、传播推广,让友爱的声音传遍全社会。
第三、为党和国家发声。
我在深入乡村社区、走访志愿者和群众的时候,一方面“埋头拉车”,另一方面也“抬头看路”,及时阅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制度、措施,并且与志愿服务的创新发展相结合,撰写论文报告,进行交流推广。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候,我撰写《中国志愿服务:从青年到社会》的论文,梳理改革以来的志愿服务发展脉络,受到社会各界关注,获得《新华文摘》的转载;2019年新中国诞生70周年的时候,我撰写《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分析建国以来青年志愿服务的兴起和发展,也获得《新华文摘》的转载;2021年建党100周年的时候,我撰写《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青年志愿服务发展》一文,受到各地团组织和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的转发、参考,并且改编成为“学党史与青年志愿者成长微讲义”在“中国青年网”等转载,获得广泛流传,提供各地参考。我们在调查研究中,一方面是用通俗生动的形式传递和解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让志愿者和群众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另一方面是深入调查乡村社区志愿服务的状况,为各级党政部门、群众组织提供决策参考。
志愿研究者的“三个发声”,是一种信念和情怀,也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只要心中时时刻刻想着人民、想着志愿者、想着党和国家,就一定会随时思考和分析,随时撰稿和发声,为社会传播正能量,让人们看到希望和力量。
2志愿者研究要做到“走进群众”
理论研究要坚持“实事求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开展志愿服务研究,也不能“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而是要深入乡村社区、深入广大群众、深入广大志愿者,了解需求、体验情感、把握脉搏、共同发展。因此,我在几十年的志愿服务研究中,经历从珠江三角洲到粤东西北山区,从广东省到全国各地,从大中城市到县区乡村,从中原地区到边疆村寨等,不断扩大调查访问的范围,不断增加交流沟通的人群,从而使得自己的思想认识不断丰富、不断深化。
第一、走进社区志愿者——参与中发现。
我最早是从关注社区志愿者开始调查研究的,印象最深的是两件事:一件事是1995年在深圳志愿服务专题调查中,查阅1990年“深圳义工联”成立时的原始报名表,有一位女志愿者填写报名动机的时候,写道,“因为我有慈祥的双亲,我希望天下老人都有幸福晚年;因为我有活泼的子女,我希望天下儿童都有快乐童真;因为我有恩爱的家庭,我希望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为此,我愿意做志愿者,为他人提供帮助。”多年来,我一直回忆和思考这个“报名动机”,为什么是出现在改革开放前沿、外资企业聚集、市场竞争激烈、社会变迁快速的深圳经济特区。这说明,人们在追求经济收入、生活改善的同时,一定还要追求友爱互助、道德情怀。另一件事是在2005年,广州的三位家庭妇女一路询问,找到我办公室,希望获得指导,想组建“亲子志愿服务队”。我具体了解情况,他们都是送孩子在广州少年宫周末培训班学习,在等候孩子下课的时候聊天而相互认识。他们看到少年宫宣传栏介绍的时候,有“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内容,怦然心动,为了学习相关知识就到书店购买书籍。恰巧购买到我主编的《与志愿者同行》一书,对里面的通俗介绍、案例故事非常感兴趣。他们在少年宫教师处了解到我的情况、我的通讯方式,就结伴前来交流,探讨如何组建志愿者队伍。我被这些志愿者所感动,所吸引,就自觉深入各个城市,了解社区志愿服务状况,收集和整理各地情况,撰写发展创新的思考文章。从北京、上海、厦门、西安、海口、银川、拉萨等等,还有许多的中小城市,看到居民组织起来,志愿者行动起来,共建共治美好家园,非常有感触,非常有体会。
第二、走进乡村志愿者——沟通中发现。
我要感谢志愿服务研究的机会,让我越来越多了解和感受农村生活,了解和贴近农村志愿者。我从小生活在矿山工人家庭,虽然接触农村,但是了解不深。自从上大学以后,学习、工作、调查、研究都是以城市为主,对农村知晓很少。恰恰是进入志愿者研究领域之后,不论是青年志愿者开展山区服务,还是城市志愿者前往农村服务,或者是专业志愿者深入村寨服务,都开启通向山区农村的新路径。我最早是2008年第一次做农村志愿服务的专题研究,并且走出广东到湖南、山西、陕西、黑龙江、河南等地调查,并且组织十多位研究生、大学生对一些村庄进行案例研究。2010年我将调查成果结集出版《中国农村志愿服务发展报告》,这是全国第一本正式出版的农村志愿服务发展调查研究成果,也是迄今为数极少的成果之一,获得各级部门和相关机构的关注。近两年,我围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脱贫攻坚志愿服务、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乡村治理志愿服务等,先后到18各省市自治区的60多个县区、130多个乡村社区调查研究,通过与农村志愿者的交流沟通,获得启迪、获得感悟。如贵州省龙里县洗马镇旁村的印苗族农村妇女王万菊大姐,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就在自己坚持传承“印苗刺绣”的同时,义务到学校传授技艺给乡村女学生,现在形成一支刺绣工艺队伍,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获得经济收入、促进生活改善。王大姐原来不知道“义务教学”、“义务传授”就是志愿服务,但是从不计较、从不放弃、从不后悔,坚持数十年,为少数民族山区的发展变化做出贡献。我就是前前后后与数百位农村志愿组织领袖、志愿者骨干以及普通志愿者的沟通交流之中,感受中国志愿服务的生机活力,感受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光明未来。
第三、走进企业志愿者——感受中发现。
我生活在广东省,既是改革先行地区,也是开发前沿地带,最早兴办“三来一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最早出现混合制企业、股份制企业等等。与此同时,企业员工也成为志愿服务的活跃力量。我在授课和调查中遇到很多事例,印象最深的有两个案例。一个是我十多年前到东莞市长安镇讲课的时候,具体了解才知道该镇的志愿者是“8:2”,既80%志愿者是外来务工青年,20%志愿者是本地居民村民。我询问为什么那么多外来务工青年要参加志愿组织。因为,从内地农村出来沿海企业务工的青年,挣钱谋生是第一需要,为什么有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这时候,一位外来务工青年志愿者说,“谭教授,我们做志愿者非常自豪!”他说,原来仅仅是底层“打工仔”,自己看不到生活的意义,也被人“瞧不起”。偶然机会报名做志愿者之后,穿上“红马甲”(志愿者马甲)在长安镇的街头做好事、作奉献,感觉路人看自己的眼光都是“赞赏的”、“鼓励的”,心里暖洋洋的,充满快乐和希望。这件事情让我重新认识人们参与志愿服务的价值,不仅仅是帮助社会他人,而且也是自己充实生活拥有价值的体现。另一个是与“艾美特”员工志愿服务队近30年的情缘。1994年,我到深圳市宝安区调查的时候,前往“威昂公司”考察交流,听到他们不仅仅重视发展生产,而且关心员工成长、鼓励员工互助的事例,非常有印象、非常有感触。我过了几年再来,就听说更名为“艾美特公司”。这原来是台湾在深圳设立的生产基地,后来转变为“全员持股”企业,伴随中国改革开放而不断发展壮大。我特别关注的是艾美特志愿精神传承和志愿服务发展,从最初组建“艾美特义工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到发起建设“睦邻家园”志愿服务生态圈,再到兴建“青工花园”鼓励义工关心参与生态环保服务,还有坚持多年的两岸四地志愿者共同参与“小候鸟夏令营”服务,为山区来的孩子提供充实与快乐。如今,我每年到深圳讲课和调查,都会到艾美特企业考察志愿服务,或者与青工志愿者交流,看到他们的奉献和成长,心里面非常高兴和快乐。俗话说,“企业都是为了挣钱的”。然而,企业经营者和企业员工越来越懂得,只有关心社会、参与互助、共创公益志愿、共建美好环境,才能够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产兴旺发达。我有幸生活在改革开放前沿、市场经济发达的广东省,关注和追踪企业志愿服务的发展壮大,为调查研究和理论创新积累丰富的素材。
第四、走进学校志愿者——激励中发现。
学校是培养人才,培养“接班人”的地方,志愿服务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参与和奉献,在提供服务、体验社会的时候获得思想道德成长和综合素质提升。我从开展志愿服务教育和研究的时候,就关注并跟踪“大学生扶贫接力志愿服务”、“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服务”、“研究生支教团志愿服务”以及“麦田计划”、“灯塔计划”、“美丽中国”、“乡村教师”等学生为社会、为农村提供的志愿服务。我接触各类学生志愿者的时候,有两件事特别受启发。第一件事情2010年3月,我们带珠江三角洲地区志愿者到北京,与中关村志愿者举办交流论坛之后,几位中央民族大学的志愿者上来找我,说道“我们是‘三农协会’的学生志愿者,希望老师能够做我们的专业顾问,并且为我么举办讲座。”我很纳闷,就问,“你们怎么找到我的呢?”他们说是师兄张伟介绍的,我脑子里搜寻半天,不记得张伟的情况。他们介绍,张伟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回四川服务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在团中央举办的“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培训班听过我的讲课,印象比较深刻,要了我的联系方式,这次看到我去北京交流的信息,就交代师弟师妹过来邀请。后来,张伟成立我的青年朋友之一,我也到四川绵阳市参加他们筹备举办的公益志愿服务论坛。此外,我也到中央民族大学为“三农协会”志愿者义务授课,与他们讨论到农村服务和调查的方法技巧。这些经历,对于我感受中国青年志愿者的信念和情怀,分析新时代青年成长路径具有非常大的帮助。第二件事情是五六年前,我担任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创益菊城”公益志愿服务评审会主评委,参评的一个“永中志愿银行”项目引起我的特别关注。发起人是永宁中学的一位英语教师罗结晶,通过吸引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捐助旧文具旧用品等存储“时间银行”的积分,换取回馈激励。据说是罗结晶看到其他地方的志愿银行经验之后,自发自愿做起这个项目,得到社区和学校的大力支持,德育处将它作为实践教育的重要载体,并推荐参加中山市“博爱100”和小榄镇“创益菊城”评选,获得奖项和扶持。六年来,“永中志愿银行”将“一储蓄三兑换”(储蓄志愿服务时间,兑换学分、物品、学习辅导)逐渐丰富内容、创新形式,还吸引社区居民、学生家长、外来务工人员参与,成为社区的一种公益时尚活动。我在为永宁中学提供专业指导的时候,也观察和积累素材,成为调查研究未成年人志愿服务的重要案例。由此可见,对于大中小学志愿者的观察和了解,有利于把握志愿服务发展趋势和志愿者成长路径,也作为志愿服务新理论、新观点酝酿的重要基础。
第五、走进社会组织志愿者——信任中发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逐渐发展繁荣,如今拥有80多万个正式注册的社会组织,还有为数众多的备案团体。如广东省I志愿系统收录志愿服务组织2.1万个,备案志愿服务团体10.9万个。我多年来关注和接近这些组织,通过与志愿组织负责人及其骨干的交流沟通,深化志愿服务研究的认识。其中对我影响特别大的有两个组织:一个是广州启智志愿服务总队,1995年成立的时候十多人,2001年改组的时候一百多人,现在成为注册志愿者十一万多人,活跃志愿者近万人,培育和孵化许多社会工作机构、志愿服务队伍的“大本营”。我很高兴一直是他们所说“为志愿者服务的志愿者”,长期参与启智总队的交流讨论,也义务兼任启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启智的负责人李森,就是一位从普通“打工人”成长为公益榜样,再成长为优秀共产党员并担任中共广东省委委员的志愿者领袖。这些年先后参加启智总队的十多万志愿者,有些大学毕业到了全国各地乃至出国留学,有些工作变动到了其他城市或者山区农村,都将志愿精神传播到各个地方,发起和组建不同地方的志愿服务队伍。另一个是北京夕阳再晨志愿服务队伍,这是当初的大学生张佳鑫等组建的“智慧助老”志愿服务组织,现在既注册夕阳再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专业机构,也在各高校、各企业、各社区组建类型多样的志愿服务队伍,并且从助老服务拓展到文明实践、社区治理、文化营造、云平台搭建等多样化的服务。我与他们见面不多,更多是网络交流,却对于分析志愿服务创新发展趋势有很多启发。我觉得与社会组织志愿者领袖与骨干的交流沟通,最重要是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就能够真正“融入、融合”,感受中国社会的新生力量。
志愿者研究的“走进群众”,最重要是信任和理解志愿者,关心和支持志愿组织,与他们共甘苦、同进退。这样,研究者任何时候都能够把握志愿服务的发展变化,能够思考志愿服务的创新特色,提出具有价值的理论观点。
3志愿者研究要做到“善于创新”
志愿者研究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既要勤于调研,更要善于思考,适应时代要求、适应群众需要,不断产生富有创新特色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为志愿者提升服务水平,为志愿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做出理论贡献。
第一、创新经验——收集和整理案例。
伴随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繁荣,我几年来越来越忙碌,奔波在社区与农村,频繁与基层干部、志愿者、群众交流沟通。看起来“忙碌”得没有时间,“忙碌”得静不下来。然而,恰恰是到乡村社区的地方越多,观摩和接触志愿组织的服务越多,就越是有启发和灵感,越是有写作和分享的愿望。于是,我经常是在行走过程中写作,在飞机上、在高铁上、在下榻旅馆、在候车亭里,都能够写出志愿服务文章。例如,2019年7月初,北京市海淀区邀请我去讲授《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发展思路》,并且安排我考察温泉镇、苏家坨镇、田村路街道、甘家口街道等,让我很有感触、很受启发。随后,我一时兴起就撰写了《“首善之区”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案例,分析“劳模闪光”、“西木学堂”、“文明四匠”、“城市暖客厅”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受到很多试点县区的重视,感觉非常具有参考借鉴价值。此外,我到山东省荣成市授课的时候,参观考察农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做法,尤其是在东海岛、甲夼马家村等地的交流印象非常深刻,路途中就撰写《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信用+志愿”路径》,一时间引起很多地方的关注和询问,希望学习借鉴。2020年初,广东省博罗县联系我们,交流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会的经验总结的时候,经过反复思考,提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蓄水池”与“活源泉”》题目,一方面发挥汇聚资金资源的作用,另一方面发挥激励组织创新和项目创新的作用,也受到很多地方的关注和重视,纷纷了解和参考。这两年,我在全国很多县区调查交流的时候,有些干部和志愿者说,“很担心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形式化、行政化,不能持久和深入。”于是,我暗暗地给自己一个“任务”,就是要善于在乡村社区中发现一点一滴的创新、一点一滴的经验,让更多地方、更多组织可以学习借鉴,可以探索创新,从而改变“形式化”、“行政化”的毛病,创造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生机活力。我们先后整理和发布的20多个案例,都是来源于“走过、看过、经历过”的志愿服务实践,受到很多地方部门和志愿组织的好评。
第二、创新方法——调查和分析报告。
志愿者研究既要“解剖麻雀”,也要“总结规律”。因此,我们在收集整理一个个案例的时候,也注意发现普遍的问题,探寻共同的发展路径,并撰写调查报告提供党政部门和志愿组织参考借鉴。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我们在四川的都江堰、青川、北川、汶川映秀镇、彭州等地调研交流,撰写的《第三种力量在崛起——“汶川大地震”灾后志愿服务调查报告》递交有关部门,获得参考和重视。据说是地震后“最早进入灾区的志愿服务研究专家”。2009年,根据中组部等《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要求,我们开展专题调查,走访广东省的社工机构、志愿组织,听取意见、分析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撰写调查报告,起草“社工+志愿者”联动工作实施《方案》,通过有关部门印发,并促进合作项目评审扶持,合作组织培育成长,合作案例整理出版,为推动社会服务专业发展做出贡献。近年来,配合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的发展,我们陆续撰写《新时代年农村志愿服务发展调查报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专业发展调查报告》、《谈谈文明实践如何从“被动”到“主动”》等,既得到党政部门的重视,也受到志愿组织的欢迎,为志愿者和志愿组织提供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三、创新观点——研究和探讨论文。
志愿者研究要在实践积累的基础上,及时探索和提出创新观点、创新理论。我从1995年开始涉猎志愿服务的研究与教育,重点领域经过几次的转型:从对象看,最初是重点研究青年志愿者,后来拓展到社会各类志愿者,再后来较多聚焦有组织的志愿者。从区域看,最初是重点研究珠江三角洲地区志愿服务,随后是粤东西北地区志愿服务,再后来是与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比较研究,如今是涉及全国各地并逐渐深入山区农村的志愿服务研究。其中,我们对志愿服务的组织化发展、项目化创新、专业化提升、体系化保障等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2008年发表的《中国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分析》,2009年发表的《中国志愿服务:从青年到全民》,2018年发表的《中国志愿服务:从青年到社会》,2019年发表的《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2020年发表的《青年“勇敢群体”及其特征:以中国青年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研究视角》,2021年发表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等,都在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和归纳理论观点,具有一定的科学创新价值。
第四、创新思想——提炼和传播新知。
志愿者研究既要“行动”更要“思考”,并且逐渐形成具有特殊、具有活力的思想元素。记得2007年,我当选“广东省志愿服务20周年十大人物”的时候,给我的颁奖词就是“广东志愿服务的‘思想者’”。我非常感谢组委会的褒奖和肯定,也感觉这个评价是“沉甸甸”的。确实,我在近30年的志愿服务研究与教育生涯中,最关心的不是“稿费”、“排名”、“职称”、“荣誉”;而是“对志愿者有没有用”、“对社会有没有用”、“对国家有没有用”。正是这样一种思考方式,使得我在调查研究、交流沟通的时候,往往能够“从大局着想”、“为对方着想”,也赢得很多地方的党政部门、志愿组织的信任。这种出于社会需要的研究心得、研究成果,往往也具有更大的传播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迄今为止,我著述或者主编的志愿服务书籍有十多本,但是其中印象较深的是三本:第一本是《志愿服务:理念与行动》,系统探索和思考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发展变化,总结提升来自实践的经验,逐渐提出具有启迪的理论观点。第二本是《做好的志愿者》,这是非常通俗、非常朴实的书籍,没有“大理论”,没有“书生腔”,就是与志愿者“促膝谈心”的风格,交流如何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做细做实、做精做好,逐渐成为优秀的志愿者。第三本是《中国农村志愿服务发展报告》,这是非常初步的调查研究,并不成熟、并不完善,但却是中国第一本农村志愿服务的专业书籍。其中提出“农村缺乏志愿服务、农村需要志愿服务”引起很多人的共鸣。我认为,只要坚持对人民有感情,对志愿者有感情,不断观察和思考的研究者,其观点和说法都会产生社会影响力,都会受到志愿者和志愿组织的关注。所谓“思想”并不深奥、并不神秘,就是来自对社会、对人民、对志愿事业、对服务实践的反思和探索。
志愿者研究要做到“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一方面要刻苦学习不断提高,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志愿者“打成一片”、“交朋友”、“有感情”。将勤于观察与善于思考相结合,就能够不断提出富有创新价值的理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