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豆瓣为什么把豆油改成了私信?

cat 2015年05月20日
跟帖  |   0条内容
添加图片
鼻尖顶个球 2015年05月20日

因为豆油广告垃圾太多了。

呐喊之鱼 2015年05月20日

没什么变化,唯一的功能是有照片。 

psyche 2015年05月20日

作为一个将账户绑定豆瓣的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我是2005年注册的豆瓣,那时候豆瓣的正式员工只有阿北和另外一个人。采访他的时候,他刚好决定到上海住一阵子。回想起来,那时候的阿北真是年轻得不得了。他向我描述了豆瓣的未来,一个音影书的平台。但他并没有很宏大的赚钱计划。我还记得当时他举了个例子,大意是,你看,人们可以通过我们来买书。我们可以抽成嘛。

在那前后,我采访的另外一位让我记忆深刻的人是土豆的王微。当时就觉得,他们两个人身上集中了那个年代(天啦詉,就是那个年代)的创业者的全部特征:干净、简单。只不过,相对来说,阿北比王微的“技术”的感觉要强一些,而王微的“文艺”腔调更浓厚。

说起来,到现在,我的豆瓣账号已经10年了。我从最初每天都要登录豆瓣,到现在一个月登陆2、3次,也只是搜索一下书、电影,然后就关掉网页。至于app,除了豆瓣阅读之外,其他几个app打开的频率就更低了。但我从来没有想过我要注销豆瓣账号。它是有用的,对我来说。

说回来最近的这件事情。我完全不在意阿北将豆邮换成私信。因为豆邮对我来说,早就已经是垃圾邮件和广告邮件的地方了。那个括号里的数字已经超过了2位数,它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11年。豆瓣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个社交的地方。尽管它有小组、同城活动甚至阿尔法城什么的,但这些东西都无法让我对豆瓣产生更大的兴趣。当广告邮件开始泛滥的时候,我一度很生气,曾起念是否要向阿北投诉一下,但后来也就算了。

算了的原因,是我完全理解阿北更大的窘境——豆瓣的商业化,一直是个难题。

在大概4年前,我有一次想写豆瓣,写阿北。在资料搜集的过程中,我曾经在一个提供全球所有网站历史数据的网站上截图,截下来的图片大概有600多张。那些图片,记录了豆瓣一次次的改版,一次次的尝试,其实也就是豆瓣商业化的过程中所有试错的证明。如果你们真的有兴趣,或者像那些对豆邮改名的人进行抗议的人自称的那样,还是可以去找来看看。

当时我也让记者去采访了阿北以及豆瓣的员工们。采访了很久,也采访了很多人。记者写了好几稿,但后来,这篇文章还是放弃了。我发现,无论怎么梳理,怎么想,我都没办法为阿北找出一条完美的出路。他其实是矛盾的——不过,他自己肯定不会承认这件事情。但我自我感觉很理解他。

豆瓣每一次改版,或者说哪怕很微小的改变,都会招来一大群自认为是douban-er的抗议。但我记得,有一次Facebook改版,Mark Zuckerberg曾说过一句话:“大多数颠覆性公司不会被用户的意见所左右。”他这句话和我过去的一位老师说的差不多。只不过我的老师说得更通俗一点。

用户的意见,往往都是从自己一个人的需求出发的。哪怕,就像这次,抗议的点赞有几千人,那也只是少数人的意见。你知道豆瓣的网站,仅仅是网站,最近三个月的日均IP是多少吗?1,900万!所以,相对于这1,900万来说,几千人真的还是只能算“个人意见”了。单单就这件事情,我很想说一句,那些人,真觉得自己是主流吗?阿北完全可以不理睬,但我看他19号,还是为了这件事情,在豆瓣日志上做了一个回应。

你说豆瓣不重视核心用户?

写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我们已经很久没有提起SNS这个词了。它一度很火,一度让阿北真的找不到北,做了那个阿尔法城,还大谈SNS化……搜一下他过去的新闻就能看到。当然,我也不肯定阿北现在找到了北。不过,阿北的困境在那里,事实上是没人能帮他找到北的。

从形态上来说,豆瓣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它都是一个很独特的存在。

它对用户的价值,就是在“兴趣”。你可以说知乎或者果壳的形态类似。但豆瓣是更独特的一个地方。无论最初的音影书,还是后来的小组、话题等等,发展到现在的那些我都没用过的产品。我曾看过一篇文章,说到当初阿北与另外一个人关于“分类”的分歧。其中就提到了“标签”。对于用户来说,单一维度的分类,也就是音影书这样的分类,是不足够的。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它已经开始使用两个维度的分类,来为用户提供更精确的标签了。

其实,豆瓣本身就是一个标签。豆瓣的用户很愿意为自己贴上这个标签——高b格。只不过,我看到很多人都在说的,把自己贴上这个标签的人群通常不愿意把自己与“钱”挂在一起。他们当然不是不愿意谈钱,而是他们不愿意在豆瓣谈钱。这使得阿北陷入了困境:要留住核心用户,就不能太商业化;不商业化,豆瓣(也可以认为是投资人)何以为继?

这使得,我们可以看到,阿北事实上是一直在被用户左右着的。说实话,我挺替他和投资人着急的。他们又不是做公益项目,凭什么要陷入这样的困境中?话说,如果真的是做公益项目,倒也罢了。

作为全球排名140名左右的网站,阿北需要在这么庞大的用户上挖掘出“钱”来,把他们的价值变现。他到现在都没有做到,无论是广告、渠道还是它的“东西”——我们经常把豆瓣这样的公司称为“慢”公司。它真的很慢,无论是在商业化还是移动化上。归根到底,我认为还是因为它太在意用户本身了。

通常我们在说消费者体验,要洞察消费者的需求,豆瓣在这件事情上做得还不够。它把用户当“宾客”,而不是消费者,所以,无法让他们为它花钱。我不相信阿北没有去仔细分析过他的用户们,但在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或者说进一步的,未被满足的需求上,阿北没有能够找到方法。不过,我认为,目前来说,也没有人能够找到好的办法。

另外一方面,投资人的压力在的。10年了,豆瓣的收入始终是个难题。从我简单的判断来看,它仍然在依赖投资人。但投资人不是做公益的,他们需要收益。阿北的压力,是那些自认为是“核心用户”的人所无法理解的。你这么好玩一个地方,为什么要收钱???说白了,他们始终在这个奇怪的逻辑里面转悠。

“豆邮”改成“私信”,显然是为了简化新用户对豆瓣的使用体验,希望能够提高豆瓣用户量的增速。换句话说,就是让更多以前被“douban-er”们耻与为伍的人加入豆瓣。这对于豆瓣的营收上来说,是件好事。这些人群花钱的欲望会更强烈一些——他们对豆瓣也没那么多的情感上的“要求”。

另外,我也在好奇,虽然有那么多人在怀念豆邮,但实际上他们使用豆邮的频率到底有多高?豆瓣在多次改版后,豆邮的功能早就被小组、话题甚至东西等等挪走了。豆邮,虽然只是个名字,它是“邮件”。邮件的意思是,你可以不用及时回复,它是一个可以等待的东西。我可以一个礼拜、一个月甚至半年才去回复。因此,它不具有强社交的性质。而私信是一个让豆瓣更社交化的东西——尽管只是改了个名字,增加了发图片的功能。但,如果再不强调自己的“社交”,豆瓣真的就变成了一个“小组”了。one-one的私信,比公开的评论点赞,更具有增加用户的粘性的功能。况且,还能发图。都懂的。

但是,阿北最关键的一件事情没有弄明白的话,用户增加再多,也只是在增加成本。恐怕,豆瓣更应该做的,并不是把自己变成一个文艺气息浓厚的微博,而是要深度挖掘现有用户真正的需求,找到满足需求并能赚到钱的办法。

再一次,不过,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要是知道怎么做,老早就给阿北打电话求高薪了。最后一次不过,我不希望豆瓣消失,无论它变成什么样子,只要它的核心——影音书——还在,我就不会离开豆瓣。否则,谁来向我的女儿证明我曾经看过那么多的书、电影,听过那些歌呢?

Richard Millions 2015年05月20日
姐你太会写了
岳心香 2015年05月20日

我就不是主流用户,虽然注册早,还写过几篇读后感,但有娃后就没空装b了。但我还是喜欢它叫豆邮啊。

有些东西其实不是非得商业化啊。商业化了就没感觉了。

本来豆瓣就不是刚需,不容易变现,它可能就不是这个命。

豆瓣要是活不下去了我愿意包养它,虽然我没钱。但我心意到了。但前提是别叫私信。改回豆邮。如果连这一点腔调都木有了,还活着干嘛。而且就算你改个名,据说除了多个贴图也没啥变化,也不会就变现了啊。


大隐隐于山 2015年05月21日

在商业化和坚持初心中,是很难,看完感觉心塞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