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人性化管理和工作型管理如何相协调?只用一个可以吗?

鼻尖顶个球 2015年10月27日
跟帖  |   0条内容
添加图片
哈丽怒尔 2015年10月27日

在现实中,很少有企业公司只用一种管理方法就可以达到管理目的的,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只是偏向的权重不同而已。而且只运用其中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弊端就会凸显,长此以往,弊端会削弱方法带来的优势。

拿人性化管理和工作型管理举例。人性管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针对人的思想的“稳定和变化”同时进行管理的新战略。通俗的讲,就是在管理中充分注重人性要素,关注的点不再只是硬邦邦的指标,数据,而是活生生的人,企业的员工。包括对员工的潜能开发,职业生涯规划,物质精神激励等,让企业和员工共同成长,达到双赢是人性管理的最终目标。可以看出,人性管理方式的优势就是从内而外的激发出员工最大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最终保证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对工作环境也可以起到简化矛盾,营造和谐工作氛围的作用。但人性化管理相比工作型(也就是制度化)管理,缺少硬件支持,刚性弱,容易形成公私不分,有错不纠,纪律散漫,效率不高等问题。

制度化管理不会存在上述问题,因为规章和条例会明明白白的将工作内容和责任分摊到每一个人身上,奖罚分明,刚性十足。但同时,一切显得硬邦邦,没有亲和力,员工工作只是遵照流程办事,至于流程是对是错,如何改进可以提高效率,如何创新提高竞争力等,他们认为这些都不是他们该考虑的问题,而且他们也懒得去考虑。因为管理带给员工的感觉,就是自己和工厂里的机器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产生利润的工具罢了,卓别林的《摩登时代》中对制度管理有一个极致体现。因此,偏向于制度性的工作,往往效率在提升到一定阶段后就会停滞不前,遇到瓶颈,员工也会趋于日复一日重复相同的工作,屑于思考。

因此,人性化管理和工作型管理最好不要单独只用一个,协调它们的方法有很多。如果是偏重于创新或者灵活性强的工作,人性化管理应该更多一些,辅助基本的制度管理即可。因为人性化管理更容易激发出创作的灵感,给员工带来一种主人翁的自觉性,愿意主动为企业去思考更好的点子。如果是偏重于严谨精细或者大规模大批量任务重的工作,可以制度先行,人性稍后,例如科研类、大规模生产加工类等,制度可以保证产品的高质量和按时间完成数量。如果是介于两者之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改变。当重复性任务重时多关注一下工作本身,过了任务期,多了解一下员工的生活需要、心理需要、发展需要等。当员工需要独当一面时,赋予员工更多自由和权利,让员工有更多的责任感和信任感。

也有单位是有两个领导,一个主要领导,一个副领导,主要领导主抓生产制度管理,副领导就更多的关注员工的生活精神需求。如果两个两个领导配合的好,这也是一个办法,但弊端就是如果两个意见产生分歧,下属员工的工作可能受到影响。